行业资讯  /  News

首页 行业资讯

中国移动丁海煜:5G+物联网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锻造泛在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3-11-29 09:52:09  浏览次数:475 来源:中国移动研究院

11月23日-11月26日,2023中国物联网大会和2023全国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分享区域经济体发展经验,探讨产业发展瓶颈,搭建政产学研用资互动交流共享平台,共同推动我国物联网与通信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商业模式创新,参会嘉宾包括了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多方代表及两院院士。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受邀参加,并在物联网大会主论坛上发表了“5G+物联网: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锻造泛在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演讲。

丁海煜副院长表示:当前全球加速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稳固、支撑作用愈加明显,而5G+物联网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围绕“连接+算力+能力”,中国移动正在积极探索新感知、新通信、新计算等5G+物联网新技术,以连接规模为基础,拓展先进计算技术,实现物联网全向发力。

丁海煜重点介绍了中国移动在无源物联、通感一体、NTN终端直连卫星、RedCap以及通算智融合共生等多项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演进思路。

组网式无源物联网加速商用,蜂窝式取得突破

在无源物联方面,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完成无源物联网2.0的产品研发,并在多地取得良好的试点效果。例如,在产线齐料场景下实现物料实时追踪、实时上报工序,齐料等待周期可缩短近50%;在仓储立库管理场景中实现自动化物资盘点定位、出入库管理,全无人化高效盘点3000㎡立库内数千枚标签,物资盘点时间缩短至分钟级。在蜂窝式无源3.0方面,中国移动已经完成园区室外场景验证,实现单站单标签通信距离超230米的能力。

开展基于基站收发的感知能力验证,加速通感一体技术成熟

丁海煜指出,通感一体技术是物联网新感知的重要方向,根据感知物体类型,可分为“宏观物体运动感知”和“微观物体位移感知”两类,可以实现对无人机、船只、车辆等宏观物位置、速度、距离感知和设备、桥梁、矿山等微观物体位移感知,存在巨大经济和产业价值。

中国移动在5G-A新技术试验中,通过构建“空物联”、“海物联”、以及“陆物联”等多场景试验环境,主导完成了宏观物体运动感知能力及性能验证。以“空物联”低空无人机为例,通过通感一体技术,实现物流航线入侵监测,形成多站连续轨迹,感知覆盖1km,定位精度10m左右。

NTN助力地面运营商扩展星地融合物联新市场

丁海煜表示,基于3GPP NTN的终端直连卫星技术具有技术可持续演进、星地芯片及模组产业链复用程度高等明显优势,能够作为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有效补充,为地面运营商扩展星地融合物联新市场提供技术支撑,为物联用户提供连接泛在、场景丰富的通信服务。

中国移动率先开展NTN关键技术测试验证,包括:全球首个运营商5G NTN技术外场验证、5G手机终端直连卫星实验室验证、国内首个运营商NR NTN低轨卫星实验室模拟验证等,有效地加速了NTN技术及产业发展成熟。

中国移动引领产业发展,加速RedCap商用

丁海煜指出,RedCap可承载中高速率的物联业务,通过缩减终端带宽、减少天线数等方式降低5G终端复杂度。中国移动积极落实国家部委相关要求,基于已发布的RedCap“1+5+5”创新示范之城,启动了第二期RedCap试验,积极打造“5+3+3”RedCap生态(5家网络、3家芯片、3家模组),围绕技术、产业、应用开展全方位攻关,全力推进2023年底具备商用能力。

通算智融合共生实现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升级

在通算智融合共生方面,丁海煜进一步指出,通信、计算、智能的融合共生已经成为移动通信网络面向6G演进的重要技术发展趋势,通过云、云边、边边、边端、云边端协同,可以为用户提供全场景下通信+计算一体化智能服务。该技术已初步在物联网数据采集、工业基站等场景中试点,为行业应用带来显著的性能增益与效率提升。

最后,丁海煜表示,面向未来,5G和物联网将同步演进,迈向万物智联的6G物联网阶段。中国移动期待与产业携手开展6G物联网“新感知+新通信+新计算”需求研究及技术攻关,加速实现“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的发展愿景。

上一篇: 中国联通荆雷:深化新型工业化正当其时

下一篇:全国5G基站密度最高的地方,信息通信领域专家共谋“数智”未来

业务
咨询

客服热线

客服
热线

7*24小时服务热线

18986158343
7*24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顶部